您的位置:首頁-->>行業信息-->>行業新聞-->>內容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追夢之旅,從這里再次提速
時間:2015-4-13 9:01:17 來源: 【字號:

    再一次走過,這205國道上最具恢弘規模的環型廣場。

    瞻觀的目光,被一群翩然旋飛的白鴿牽引著,投向那巍然擎立的桓臺城標。

    城標碑體上,“建筑之鄉”四個蒼勁雄健的巨字,盡顯磅礴氣勢。

    “建筑之鄉”——本是1985年陽春時節,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視察祖籍桓臺縣后,欣然命筆而贈予的題詞。

這題詞是纛旗、是號角,引領和激勵著建筑業成為了桓臺的一個品牌、一份榮譽、一種持續著增值拔高的地域文化象征。

由此追溯而上,桓臺建筑業源遠流長。

    早在隋唐時期,桓臺建筑產業即由民間萌芽并勃然盛起。本縣域內,隋文寶塔莊嚴雄偉,佛教圣地華嚴寺規模宏大。有“華夏第一磚坊”之美譽的明代建筑“四世宮!迸品缓贝嬷两,其綿延了齊風古韻的文化源流,見證著清初文壇領袖王漁洋家族官宦世家的榮耀,現今仍煥映著一段傳奇歷史的璀璨光暈。

    19世紀肇始,膠濟鐵路通車,濟南辟為商埠,桓臺建筑工匠借機離鄉赴省,輾轉國內,直至遠涉海外大顯身手,濟南青年基督教會禮拜堂、齊魯醫院、鄭州“二·七”紀念塔等地標性建筑,均屬桓臺能工巧匠之杰作。

    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初,在長期的窮過渡中受盡窘迫的桓臺人,滿懷著求溫飽的自救沖動和盼富裕的炫彩夢幻,吟唱著“一把瓦刀闖天下”的慷慨悲歌,舉步維艱地開始了探知外埠建筑市場的追夢之旅。他們在物質生活艱苦、設施裝備原始的條件下,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打拼的頑強作風,在省內外筑塑起了無數的廠房車間、高塔橋涵、廳堂樓廈,由此改變了曾游離于市場邊緣的尷尬地位,進而被世人譽稱為打不爛拖不垮的建筑鐵軍。他們用自己的汗水,滿足了“養家糊口”的初衷,破天荒地在這方水土上誕生了一大批“萬元戶”,世世代代的小康之盼也從此不再是遙遠的夢幻。

    篳路藍縷的探路前行,臥薪嘗膽的自勵圖強,十數春秋的儲能造血。這些起步時勢單力薄的莊戶隊伍生出了豐滿的雙翼,相繼有幾十家獨具經營特色和施工優勢、敢與國有大中型施工企業叫板的建筑安裝企業,于市場競爭的烽火狼煙中脫穎而出,成為振興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

    這瀟灑著亮劍閃鋒的追夢之旅標志著,桓臺建筑業已完成了艱苦創業的原始積累,實現了強身健體的跨越,那些從事建筑施工的莊戶人已告別了鋤鐮犁镢,結束了依賴從土里刨食的傳統生活方式,逐漸把務農的出身封存進了歷史,完成了由農民到產業工人的嬗變,最終把握住了主宰自己命運的舵盤。

    彭真委員長高度評價自己祖籍建筑業的迅猛發展,便滿懷欣慰地書下了“建筑之鄉”的題詞以示褒揚與鼓舞。

    彭真委員長書下的這四個巨字,磨礪了桓臺建筑業攻城略陣的利劍,鍛打了“建筑之鄉“的基座,助力著這個原本以“江北噸糧首縣”著稱的傳統農業縣又從另一個高度上實現崛起。

    自此,桓臺建筑業進入了提速發展的夢幻春天。

    通過完善企業的產權制度和管理模式,數十支建筑隊伍由勞務型企業,快速躍上了項目總承包的發展平臺,且面向全國逐鹿大兵團作戰的大市場,發展為淄博建筑強市具有強勢品牌效應的多兵種集團軍。

    他們以桓臺豐厚的文化積淀和傳統智慧為底蘊,形成了支撐核心競爭力提升的經營理念、經營宗旨和經營風格,確立了以誠信奉獻和責任擔當為本分的品牌發展戰略,從而引擎企業持續增值的盈利模式、綜合實力和品牌形象。

    業內人士評價說,桓臺建筑隊伍的旗幟如!灿兴踹\行操作的地方就可能有桓臺人的身影。他們充當拓荒隊,使昔日滿目蒼瘠的黃河三角洲崛起了一座樓廈林立的現代石油城;他們作為主力軍,裝扮得淄博中心城市和泉城濟南倍具東方大都市的風采神韻。通過血與火的生命演繹、競爭與超越的激情打拼,桓臺建筑鐵軍的隆隆戰車已輾遍了雄雞型的神州版圖,并拓展至約旦、科威特、俄羅斯、卡塔爾和吉爾吉斯斯坦等海外市場。完成的年建安產值,自2006年突破100億元大關后,更是形成加速沖刺之勢,2014年已超逾500億元。二十余年間累計竣工的建筑面積,幾乎筑塑起了一個現代化的大型城市。

    社會各界贊嘆道,桓臺建筑業績豐碑如林——承接一項工程,贏得一方信譽,拓展一片市場;概_建筑人用辛勤、誠實和創造性勞動,筑塑出了數以千計的國家級、省部級優質工程和標志性建筑,近年來,累計創“魯班獎”工程4項,“國優”工程20多項,“泰山杯”120余項,國家級工法20多項、省級100多項,省技術創新獎150余項?梢哉f,這每一塊獎牌和每一個獎杯上,都凝聚著“建筑之鄉”爭創一流的雄心壯志,都詮釋著“建筑之鄉”奉獻社會的崇高理念。

    桓臺建筑的鐵騎勁旅,從“稱雄山東、奪標全國、走向世界”的一路凱歌中走來,在高層次的市場競爭中展示出了獨特優勢和精神風采,打造出了富有“建筑之鄉”特色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了由“建筑大縣”向“建筑強縣”的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建筑業企業99家,其中,國家房屋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3家、一級資質7家。

    上述天量水平的綜合指標,足以稱得起是桓臺建筑業發展的黃金十年;上述歷史峰值的榮耀,也足以稱得起是桓臺建筑業發展的鉆石十年。

    “一覽眾山小”。省內自1994年開始建筑業綜合指標核評起,桓臺連年雄踞“山東建筑業十強縣”之首,成為不可撼動且日益穩固的“夢之隊”。

    彈指間已是30個崢嶸春秋,這“建筑之鄉”的巍巍城標給桓臺壯色,為魯中爭輝,并烘托得此方熱土是那么的雄渾壯觀,這片藍天是那么的穹曠高遠。

    30年間的每一次發展機遇,都是“建筑之鄉” 更高起點的鑄夢工程;概_建筑業在壯大主業的同時拉長產業鏈,向設備安裝、裝飾裝修、路橋施工、地基基礎、園林綠化、市政工程等專業化施工延伸,向工業、建材、房地產等領域滲透,并通過多種資本運營模式,實施了跨地域、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和強強聯合,迅猛壯大為多家建工并舉、多元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形成了覆蓋整個建設領域的大建筑業格局。以全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和壹級資質企業為代表的建筑旗艦勁旅,如同一塊塊金字招牌,裝點顯赫著“建筑之鄉”的門楣。

    30年間的每一個“建筑之鄉” 故事,都是追夢之旅的華彩樂章!敖ㄖl”這一極具品牌價值的地域名片,為縣域經濟騰飛支撐起了宏闊的天空,顯現出了強勁的孵化和輻射功能,從而使得這個原本沒有雄厚工業基礎的農業縣,亮麗轉身為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高地,連續6次獲評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放眼500平方公里的縣域,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了300余家有市場、有潛力、有競爭力的工業企業,形成了明星企業“主峰高聳”、成長型企業“群山競秀”、中小企業“百舸爭流”的良好格局。

    30年的追夢人,30年的追夢路;概_大建筑業格局的驕人業績,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的豐碩成果,已明晰地對“建筑之鄉”這四個字的豐厚內涵作了新的解讀和演繹。

    歲月如歌。當人們回首桓臺縣在跨越發展過程中的一串閃光足跡,品賞自改革開放以來的這一段輝煌歷史時,便會解讀出這“建筑之鄉”的城標,已不單純是一座堅實剛硬的碑塑,而早已與時俱進地升華為極具精神標高的文化符號,早已在桓臺人心中幻化為傾情膜拜的圖騰。這城標半球體的圍拱,投影著桓臺人拼搏進取、沖刺高端的英姿豪邁;這城標突兀聳空的碑體,尤如遒舉寰宇的巨臂,正持續激活著弘揚桓臺精神、凝聚桓臺力量的引擎動能。

    大路似虹。視野中的這條縱貫祖國南北的205國道,從歷史的深處蜿蜓而來,又向未來的希望時空展拓而去。在環型廣場四圍源源不斷的車流,被城標輻射出的隱形塔臂牽引著疾奔飛馳,就如同一支支獨領風騷的建筑鐵軍和一個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陣在鏗鏘前行。此刻,若把這高聳的城標想象為英氣豪發的鵬鵠金鳳,這如虹的通衢大道便是其扶搖擊空的矯健雙翼。

    再一次走過,再一回瞻觀!敖ㄖl”——在五彩霞輝的交感下,桓臺城標上這一組組鎦金鏤紋,仍釋放著夢幻般的靈光神韻,仍勃發著精神成長的拔節聲響,仍托舉著在更高起點上開創科學發展、富民強縣新局面的“美麗桓臺夢”。

    世人矚目“建筑之鄉”——“打造實力桓臺、建設幸福城鄉”的追夢之旅,正從這里再一次發力提速。

關鍵詞:||
山東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0533-8880818
地址:桓臺縣新城鎮城南村漁洋路2號  郵編:256403    E-mail:sdxcjg@163.com
魯ICP備09071976號-1
人人精品人妻